一個人脾氣不好的根源:智慧不夠
一個人脾氣不好的根源:智慧不夠
看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有個窮人,突然一夜暴富,雖然有了錢,但他總覺得自己缺少智慧
是,他找到一個智者,希望從智者這裡花些銀子買點智慧。
智者告訴他說,以後無論遇到任何事,你先向前走七步,再向後走七步。
他回到家已經是深夜,推開門,看到妻子和另一個人躺在床上。
這人怒火中燒,衝到院子裡拿起一把刀,就要進屋砍人。
這時他突然想起智者的話,便向前走了七步,往後又走了七步。
走完他就冷靜了下來,走進屋打開被子,才發現躺在床上的另一個人是自己的母親。
原來天色已晚,妻子不見他回來,又不敢一個人睡覺,於是叫來他的母親作伴。
因為他控制住了脾氣,便少了一場災難。
學者朱光潛曾說過:
要保持愉悅的心情,首先要提高智慧。
以下四種人生智慧,幫你管理情緒,做生活的強者。
一個人處在不良情緒中,你要做的不是死磕到底,不是鑽牛角尖,而是學會轉彎。
青年作家劉同在《向著光亮那方》裡,講述了跟母親的故事。
劉同帶著母親到商場買衣服,逛了一家又一家。
每次劉同覺得好看的衣服,母親連看都不會看一眼,要麼是覺得不好看,要麼是覺得貴,總之就是不想買。
劉同繃不住了,生氣地朝著母親吼道:
你到底想怎樣?今天的目的就是買衣服,你看都不看,試都不試,就一口否決,早知道如此,我幹嗎要浪費時間陪你上街買衣服呢?
最後,劉同跟母親在商場裡大吵一架,各自生著氣回到了家。
買衣服是這樣,買其他東西也是如此。
凡是劉同覺得好用的東西,想要買給母親時,都會被母親斷然拒絕,然後劉同就會衝著母親發脾氣。
氣到不行的時候,大過年時,劉同都會收拾東西搬到酒店住。
後來,劉同覺得這樣吵下去不是辦法,也知道母親不接受他買東西,是不想花錢。
於是,他轉變思維,再買東西給母親時,都會騙她說,公司發了優惠券,他是用優惠券買的,根本不花錢。
微信轉賬給母親,就騙母親說,如果在規定的時間不收款,就要被扣10%的手續費,母親聽完立馬就收了錢。
當他想到這個辦法以後,無論是給母親買東西,還是轉錢,母親再沒拒絕過,他也再對母親沒有發過脾氣。
心態轉個彎,好壞會互換;思維轉個彎,一切會明朗。
踫到走不通的路,遇見解不開的情,與其情緒失控,不如學會轉彎。
《道德經》裡講:“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”
福與禍總是相依相伴,得與失也是如此。
有記者去採訪馬拉松長跑冠軍菲力斯,問誰是他人生中最想感謝的人?
讓人出乎意料的是,菲力斯最想感謝不是家人,也不是教練,而是當年偷走他自行車的小偷。
菲力斯上中學時,就讀的學校距離家有五公里,因為住不起校,父親就給他買了一輛自行車,他每天騎車上下學。
有一天早晨,他騎車去學校,忘記了上鎖,自行車被小偷偷走了。家裡也沒錢再給他買輛新的,他只能早起跑步去上學,每天來回要跑十公里。
當時,菲力斯沒有再跟自己慪氣,而是安慰自己說,就當是鍛煉身體了。
堅持跑了三年,他的身體變得強壯了,然後被推薦去參加馬拉鬆比賽。
在很多馬拉鬆比賽中,他都成績斐然,最後成為全歐馬拉松冠軍。
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,好與壞、得與失亦是。
曾國藩曾寫過一副對聯:
天下無易境,天下無難境;終身有樂處,終身有憂處。
難境與易境,樂處與憂處,從來不是對立的,而是一體兩面。
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很多讓自己情緒失控的事情,要學會用辯證思維對待事情,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思考。
想開、看開、放開,自然心情明朗,萬事皆安。
一對年輕夫婦來到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,要求辦理離婚手續,兩人都怒氣沖衝。
一個說早辦早解脫,一個說哪怕晚一分鐘也是一種折磨。
辦手續的大姊一臉歉意地說:“實在對不起,打印機壞了,明天來好嗎?”
再去,又是網絡出現了問題,要求第二天再來。
經過兩番折騰以後,結果這對年輕夫妻竟然再沒出現過。
辦理手續的大姊說:“其實這就是一種善意的謊言、一種緩兵之計,目的是讓雙方冷靜下來,理性思考之後再作決定。”
這個大姊叫熊玲,是武漢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員,靠著類似的“謊言”,熊玲拯救了500多對想要離婚的夫妻,被稱為“武漢最美紅娘”。
遇到急事、要事、煩心事,越是急著去解決,越容易情緒失控,讓事態變得更壞。
不妨把這些難題,放在一旁晾一晾,給自己三十秒、三分鐘、三小時,甚至是三天的時間去消化。
學會冷處理以後,世間根本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你生氣。
《菜根譚》有句話說得好:“君子事來而心始現,事去而心隨空。”
真正有智慧的人,都懂得遇事不較勁。
宋朝有位畫家,名為朱子明,山水畫乃是一絕。
朱子明的才華,讓他招來了很多同行的嫉妒。
因此,有人開始造謠貶低他,說他是個“驢畫家”。
而當朝皇帝宋徽宗,恰恰就對“驢畫”情有獨鍾,於是就傳召朱子明入宮,讓他專門給自己畫驢。
遇到這樣的事,朱子明心中自然有氣,但他並沒有較勁,也沒有發牢騷。
而是苦練技藝,為的是有朝一日,能夠脫穎而出,得到重用。
此後,他為宋徽宗畫了數百幅“驢畫”,大受讚賞,最終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天下第一畫驢人”。
晚年時,朱子明曾感慨說:
“如果當時我氣不過,不僅會惹怒皇帝被殺頭,還會失去那次表現的機會。”
一個人喜歡生氣,脾氣不好的原因,就是喜歡較勁,跟自己較勁,跟別人較勁。
作家馬德有段話說得好:
這個世界,看似周遭嘈雜,各色人等,泥沙俱下。
本質上,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。
你若澄澈,世界就乾淨;你若簡單,世界就難以復雜。
心若計較,煩惱便會增加;心若看開了,煩惱就會減少。
遇事不較勁,才能活得自在,過得舒服。
林則徐的座右銘是“制怒”,無論他去哪裡上任,都會帶上一塊寫有“制怒”的牌匾。
虎門銷菸後,林則徐被發配邊疆,臨行時,他指了指牆上的“制怒”牌匾,對夫人說:“把這個也帶上吧。”
夫人問道:“比這貴重的都還沒帶,你帶這個乾嗎?”
林則徐回答:“這才是最寶貴的一件東西。我一直都隨身帶著它,現在我老了,還要靠它養身。”
老話說得好,脾氣人人有,拿出來是本能,壓下去才是本事。
往後餘生,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,願你我都能控制住脾氣,留住福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