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恩負義之人,往往都有這三個特點,不必幫忙
忘恩負義之人,往往都有這三個特點,不必幫忙
古人云:“滴水之恩,當以湧泉相報。”
為何要“湧泉相報”呢?
因為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,即使是滴水之恩,也會對我們產生巨大的幫助,所以要湧泉相報。
一個人,如果沒有感恩之心,那麼,幫助他的人將會越來越少,而他今後的路,也會越走越窄。
忘恩負義之人,往往有以下三個特點,要注意。
巧言令色之人
有的人,當你答應幫助他的時候,或是在幫助他的過程當中,他會對你極盡奉承之能事,言語之親密、感激,令你有種幫對了人的感覺。
可是,事實上,這種在口頭上對你感恩戴德、花言巧語的人,往往是不會記得你的好的。
在他們看來,用自己的“巧言”已經足以“支付”你的付出了,又何必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你呢?
一個人,越是喜歡在口頭上“極盡”感恩,那麼,他在行動中,往往就越是不會感恩。
就如同在戀愛中,愛說得越多,那麼,行動中所表達的愛,往往就會越少。
當你相信了他們的花言巧語,認為他們心中對你充滿了感激,困難之時,於是就去向他們求助,結果,你換來的,往往是他們冰冷的拒絕。
有的人,雖然木訥,他們向你求助的時候,甚至會有些怯懦。當你幫助了他們之後,他們也許只有幾句感激的話,就結束了。
也許,你會誤以為他們沒有很強的感恩之心。
確實,他們沒有用花言巧語表達自己感激之情的“口才”,但是,他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激之情。
當你走投無路,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求助他們的時候,他們往往會全力以赴地來幫助你渡過難關。
此時,你才明白,那些說盡感恩話的花言巧語之人,往往是忘恩負義之人;
而那些少言寡語的人,卻會用他們的實際行動,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。
得寸進尺之人
有的人,在困難之中,請求你的幫助,你若很痛快地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,那麼,他們表面上會表現出一副感激的模樣,但是,同時,他們也會進一步對你“提出要求”。
你若答應,他們便會抓住這次機會,不斷索取;你若拒絕,他們便會說你是“假仁假義”,或者“不夠朋友”、“不講親情”。
這類人,他們雖然沒有道德,但是,他們最擅長的事情,就是利用“道德”,來攻擊有道德的人。
世間的“道德”,成了他們不斷“掠取”別人的手段。
利用“道德”來幹不道德的事情,是對“道德”最大的侮辱。
所以《道德經》中才說:“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”
這樣的人,一邊得寸進尺,不斷索取,一邊還信誓旦旦,保證對你“湧泉相報”。
你放心吧,這種人,絕大多數,是忘恩負義之人。
你即使付出的再多,也不會獲得他們發自內心的“感激”。反而是你付出的越多,在他們心中,你就越傻,越好騙。
你的付出,不但得不到回報,反而會換來他們的嘲笑與侮辱。
這便成了“農夫與蛇”的故事了。
對於這種人,收起你的善良,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。
刻薄挑剔之人
有一句話叫:“白吃果子還嫌酸。”
有的人,明明是有求於人,但是,他們的姿態卻很高,對於別人的付出,總是喜歡“雞蛋裡挑骨頭”,來貶低別人的付出。
你若一氣之下拒絕幫助,他們就會說你“心眼小”;你若提供幫助,又會被他們不斷“挑刺”。
這樣的人,就是以自我為中心,認為自己高人一等,別人就應該來幫助他們、服務他們。
對於這樣的人,就收起你的善良吧。
這樣的人,你越是幫助他們,他們的姿態就會越高,就越不會尊重你。
期待這樣的人有感恩之心,你的期待,往往會落空。
只有當他們孤立無援,受盡了苦難,才有可能放下他們那虛假的“優越感”,才能學會去尊重別人、去回報別人的善意。
善良,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,雖然是免費的,但是,它並不廉價。
只有把善良用在“知恩圖報”的人身上,才是善良最好的歸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