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脆拒絕,是一種高情商
乾脆拒絕,是一種高情商
有人說:“一段好的關係,都是麻煩出來的。每一段關係的產生,都是一個互相麻煩的過程。
受傷的時候不喊疼,需要幫助的時候不開口,感情和關係又如何產生呢?”
沒錯,好的關係是麻煩出來的,但舒適的關係,要懂得“乾脆拒絕”。
好關係不怕麻煩,舒適關係善於拒絕
何炅曾說過:“有原則和底線的人,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。”
在國外的一部電影裡,女主一直是一個老好人:同事經常把自己的工作丟給她做;領導時常把她罵得狗血淋頭、不敢啃聲;男友遊手好閒靠她養著,還整天頤指氣使、拈花惹草……
她雖然過得憋屈鬱悶,卻又害怕自己在拒絕了別人的要求後,會讓別人覺得為難,導致關係破裂,不再喜歡她。
可即便在別人一再觸及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時,她選擇妥協,仍舊沒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,更遑論尊重了。
一次次原諒出軌的男友,換來的不是浪子回頭,而是變本加厲。
接手同事的工作,得到的不是感激和友誼,而是理所當然和輕視。
……
當有一天,她實在難以忍受徹底爆發時,她拒絕了領導的無理要求,回懟了同事的習以為常,甩掉了屢教不改的渣男……
天知道她做完這一切的時候有多自在。
就在她做好了心理準備迎接所有人討厭的目光時,得到的卻是讚許和尊重。
同事不再把她當跑腿的免費勞力、領導也不再忽視她提出的方案,就連男友都似乎有了悔恨之心。
那一刻她才突然醒悟:
明明不情願做的事,卻一再委屈為難自己。妥協,換不來尊重。人們更喜歡有清晰底線和原則的人。
我們總以為拒絕別人的請求會讓人覺得難堪,也顯得自己不近人情。
可如果遲早要拒絕,為何要耗著自己,也耗著他人,給別人希望,最後又讓人失望呢?
乾脆地拒絕別人觸及自己原則底線的要求,在拒絕的那一刻確實會讓人心情糟糕。
但是卻給了他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求新的解決方案。既不為難自己,也沒有耽擱他人。
這不是不近人情,而是對自己、對他人負責。
人生的路需要一步一步走,才能知道最後的終點。
但對於已經知道結果不會改變的事,及早乾脆的拒絕,叫“及時止損”。止自己,更止他人!
成年人的世界裡,答非所問就已是答
小時候,我們都喜歡一個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,非要親耳聽到答案才肯罷休。
長大後,成年人的世界裡,答非所問就已是答。
“你愛我嗎?”
“你很好,我家人很喜歡。”
“週末你有時間幫我照看一下孩子嗎?我有一個重要的客戶必須去談。”
“我怕你家孩子不要我,不願意待在我家。”
……
在生活中,我們誰都會偶遇大大小小的難處,需要有人搭手幫忙,麻煩別人無可避免。
可是生而為人,誰都不欠誰的。也不是所有的小事和麻煩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。
我們的請求和麻煩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困擾,會不會讓對方覺得為難,我們不得而知。
都說真實的答案最難以啟齒,當對方顧左右而言其他時,我們就該明白:
答非所問,就已是答。
很多時候,出於禮貌,我們會把拒絕的話講得很婉轉,或者找其他理由推脫,以為這樣既可以不讓對方難堪,也不必為難自己。
但世間,人有萬千,領悟力也各有不同。
有人會頃刻聽懂字裡行間的言外之意,適時地找一個台階給彼此下。
有的人卻會把那些理由和沈默誤當作應允,以為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,抓住了救命稻草。
直到事情變得一團糟,被求助者不得不擺明自己的態度時,對方一臉愕然,甚至惡語相向,最終朋友變敵人。
“我以為你答應了,沒想到你這麼有心機?”
“不願意為什麼不拒絕?你拒絕了我還會找別人幫忙,也不至於搞成現在這樣。”
是啊,為什麼不直接拒絕呢?
因為不好意思,怕傷害別人。
那現在呢?不僅傷害了別人,還讓自己成了別人口中“不靠譜、沒誠信、有心機”的人。
出發點是好的,結果卻是最糟糕的。
這大概就是不“乾脆拒絕”的後果。
解數學題的時候,我們總以為只要結果是一樣的,過程無所謂。
後來你會發現:
結果對了,過程也會被判錯,我們始終拿不到那道題的滿分。
有人說,愛情裡,最可怕的不是分手,而是“你明明不愛我,卻也不肯放過我”。
好的關係不怕麻煩,卻怕消耗。
所有那些沒有正面做出的回答,都讓對方在最無助的時候以為尋得了希望,滿懷信心的期待著,最後卻徹底失望,甚至失去了原本可以扭轉局面的其他機會。
人與人之間的交往,不要害怕拒絕。適時、適當的“狠心”不是為了讓自己活成一座孤島,而是為了更好、更舒適、更長久穩固的關係。
學會拒絕,你的人生必然會是另一番模樣!